听民意、贴民心、解民忧——中共江门市委党史研究室积极帮助结对社区老年人解决“出行难”问题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17日

为主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江门市委党史研究室在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期间,以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积极为结对社区群众解决迫切需求,出资帮助社区完成“安装楼道爱心扶手”项目,获得社区干部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深入一线调研,了解群众迫切需求

江门市委党史研究室在开展主题教育过程中,将为民办实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于9月底深入结对的蓬江区白沙街道西园社区,通过实地走访,与社区干部、群众交流的方式,多方面了解社区的具体情况。在走访中发现,西园社区是一个典型的老旧社区,辖区多为建于80、90年代的老式居民楼,按照年前的户型设计,楼道狭窄、台阶陡峭,两侧没有无障碍设施。同时,因个别居民楼常住人员不多,且以老年人居多,短期内没有加装电梯的计划。老年人因行动不便,上下楼梯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确保社区老年人出行安全,筑牢社区老人安全防线已成为社区居民迫切需要解决的诉求之一。

古语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敬爱护长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老年人是全社会需要重点关爱的对象之一,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的作用,江门市委党史研究室领导班子经研究,将认领社区“安装楼道爱心扶手”项目作为开展主题教育过程中为民办实事的具体举措之一,在办公经费紧缺的情况下,拨出经费全额支持社区开展楼道扶手的安装工作,并由室主要负责同志陈新明同志牵头抓总,综合科具体对接跟进,抓好工作的落实。

二、坚持“实”字当头,用心用情为民解忧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为把工作做实做细,把实事办到居民心坎上,江门市委党史研究室安排人员会同社区干部、网格员采取上门调查走访的方式,摸清辖区内老式居民楼内步梯尚未安装扶手、老年人居住较多的基本情况。根据资金筹措情况,会同社区商定安装的具体楼房,制定安装计划和费用支出预算。考虑到筹措的资金有限,经反复研究,最终确定在西园里中12号的居民楼安装楼道爱心扶手。为确保安装效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社区工作人员负责联系对接安装公司,通过现场勘查楼道长度尺寸,根据老人的特点,具体研究拟安装的扶手的规格、点位及安装高度等,并充分考虑楼道扶手加装后是否会影响他人出行等因素,研定最终施工方案,务求使扶手安装后既适合老年人使用,又不会对楼道的日常使用造成其他不良影响。

(组织人员在现场参与安装工作)

三、细微处显真情,重视群众切身感受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2023112日,安装楼道爱心扶手项目终于顺利完工,江门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陈新明同志与社区党委书记一同到现场验收,并与居住在该楼的居民们交谈。看着楼道内崭新牢固的扶手,居民们无不拍手称赞。81岁的阳伯伯笑眯眯地说道:多亏了党委政府对我们的关心啊,有了这条爱心扶手,以后上下楼就不用别人搀扶,我可以每天到楼下附近的小公园和街坊邻居们休闲相聚,日子充实多了楼梯扶手安装完成的第二天,居民代表通过微信联系西园社区委书记,代表居住在该楼的全体老年人向江门市委党史研究室和西园社区表示感谢。

(室主任陈新明同志在验收现场与群众交流)

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力去办。开展“安装楼道爱心扶手”项目,让西园社区居民倍感温暖,尤其是让独居老人这些弱势群体感受到党委和政府对他们的重视和关爱,这样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和称赞,大大提升了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接下来,江门市委党史研究室将继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真正使主题教育成效惠民生、纾民困。

(验收完成后首批使用爱心楼道扶手的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