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文钊烈士
发布日期: 2020年03月20日
邓文钊(1927-1962),广东新会礼乐武西乡惠安里一村人(现江门市江海区礼乐街道新创管理区)。早年卖身当“猪仔兵”,1947年被人民解放军解放,参加人民解放军,在淮海战役中身受重伤导致双腿残废,是特等残废军人。1955年回乡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先任乡办软木厂党支部委员,后任公社绳席福利综合厂厂长。1962年1月因旧伤复发医治无效,在广州去世。
邓文钊小时候因家庭贫穷失学,15岁就替地主做工、跟父亲做小贩维持生活。邓文钊母亲患了重病,邓文钊只好卖身当“猪仔兵”,换几个大洋给母亲治病。1947年,国民军节节败退,邓文创所在的国民党军第54炮兵营被人民解放军歼灭。当了俘虏的他在山东省海阳县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1948年8月,邓文钊参加解放惠县的战斗,英勇杀敌,荣立二等功。1948年8月,邓文钊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9月,在解放济南战斗中,邓文钊充分发挥机枪手的威力,坚守阵地,迎来战斗的胜利。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打响后,邓文钊所在的第三野战军十三纵队的战斗十分激烈。邓文钊打着机枪掩护战友冲锋,高声激励战友说:“只要有人在,阵地就在,一寸阵地也不能丢!”在战斗中,邓文钊不幸身受重伤。在陆军医院救治的邓文钊神智稍为清醒时,战友马上把淮海战役的捷报告诉他,心系战场的邓文钊听了露出欣慰的笑容。邓文钊腹腔三分之二的肠子被弹片插断,医生对他施行了20多次接肠手术;外伤处也进行10多次手术治疗。邓文钊强忍着剧痛,配合医生做好手术。经过治疗,邓文钊伤势痊愈。在治疗中,他用功学习,经常阅读书报,被评为“学习积极分子”。负责护理邓文钊起居的护士梁润金,在长期护理接触中爱上了他,两人情投意合,结为夫妻。
邓文钊不肯由国家抚养,要求组织分配工作。经组织批准,1955年邓文钊回到故乡礼乐参加社会主义建设。邓文钊回家乡后,积极投身合作化运动,挨家挨户向群众宣传合作化的优越性,发动群众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邓文钊爱人梁润金能歌善舞,是他的好助手,每天搀扶着邓文钊出去工作,深夜才回家,两人相濡以沫,努力工作。在扫盲运动中,邓文钊不仅自己当教员,还请学校老师晚上到村办学校教村民们读书认字。
1957年十月,邓文钊到乡办软木厂任党支部委员。他创制了一台压软木机,使生产热水瓶塞的产量提高了两倍,工人月均工资也相应提高了。收获季节,软木厂职工都去参加水稻抢收,邓文钊身有残疾,不能下田割稻子,就划着小艇把炊事员做好的饭菜送到田头去。1959年春耕抢插,邓文钊带领30多名残疾人支援春耕。由于不能站立他就放下拐杖,跪在秧田拨秧。担任公社民兵营政治指导员的邓文钊,坚持每天早晨扶着拐杖出操,指导军事操练,在他的带领下民兵营获得“红旗单位”称号。邓文钊本人也多次获得县、专区、省的“先进工作者”称号。1959年5月18日,邓文钊赴京出席全国烈属军属和残疾、复员退伍、转业军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与淮海战役中共同战斗过的战友久别重逢。
1962年1月31日,邓文钊因伤口复发,救治无效,在广州医院逝世,年仅35岁。邓文钊生前立三等功一次,四等功二次,病故后被追认为烈士。每年清明节前后,礼乐人民纪念碑前摆满花圈,人们都会前往缅怀邓文钊和革命先烈。
上一篇: 上一篇: 独鹤山壮歌
下一篇: 陈权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