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江会支部
发布日期: 2023年06月08日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江门地方各级组织遭到疯狂镇压,被迫转入地下活动,一批共产党员和工农运动骨干惨遭杀害。之后,在中共广东省委的帮助下,几度重建,却屡遭破坏,中共江门地方各级组织被迫陆续解体。至1932年,党组织在五邑地区完全停止了活动,全区革命斗争陷入低潮。
1937年初,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中共江会支部得以重建。此后,在全民族抗战的浪潮中,粤中五邑地区的中共组织迅速恢复重建,发展壮大,加强了对粤中区抗日斗争的统一领导,推动全区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发展。
1927年5月,中共五邑地委书记兼新会县委书记叶季壮,在新会大泽田金乡主持召开新会、江门两个支部联席(扩大)会议。会议针对江、会两地部分党员疏散隐蔽后失去联系的状况,决定将新会、江门两个支部合并为中共江会支部,加强统一领导,由李本华任支部书记。
1936年10月,在中共广州外县工委负责人麦浦费(邱萃藻)的指导下,陈翔南、黄文康组成江(门)会(城)党小组,负责恢复重建新会党组织的工作。
1937年1月,积极配合党组织活动的进步女青年黄玉卿被江会党小组发展为中共党员。随即,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在江门恢复重建了中共江会支部,隶属广州市外县工作委员会的领导,党员3人,陈翔南任支部书记。至此,党组织活动中断了4年多的江门五邑地区,首先在新会县重新恢复了党组织的活动。
上一篇: 上一篇: 中共开平县特别支部
下一篇: 中共恩平县工委的成立